“微信又变了”,每天要在微信花掉超过4小时的孟庆庆发现,微信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大的变革”。
最明显的变化是,微信添加好友界面设置有了新变化。被诟病的朋友圈权限设置功能被前置,在添加好友时,便可直接进行相关设置。
变化接踵而至。首先是微信搜索正式升级为“微信搜一搜”;入口极深的“好物圈”,再度更名为“微信圈子”;除此之外,承担内容生态的公众号也有了许多新变化,智能推荐机制正逐渐形成。
实际上,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微信向来被冠以“克制”的标签。这背后,或许是张小龙的坚持与判断,但当微信夹带着巨量流量,张小龙也不得作出妥协,为承载更庞大、完整的生态做出更多尝试。
在“天下苦微信久矣”、“每个人都想教张小龙做产品经理”的普遍论调中,喊着颠覆微信的社交产品层出不穷。很难说,他们中会不会有下一个“微信”。而如何不被新产品淘汰或取代,是交给微信下一个十年的关键命题。
微信「今日头条化」
“公众号越来越难做了”,在微信公众号生态内,这是创作者们时常发出的感叹。
依靠内容涨粉已现疲态成为共识,原因主要在于,微信公众号打开率逐日下降、用户普遍也不再下意识点击关注。
一位2014年开通微信公众号,2017年真正开始实现盈利的创作者称,错过红利期后,想单纯靠内容做大微信公众号,以实现赚(大)钱的目的,挺困难的。
但从近期微信的种种变动来看,新一波的流量红利似乎正在注入,智能兴趣推荐将成为新的红利来源。
我们注意到,微信公众号及网站链接等,在微信对话框内开始直接显示来源。更重要的是,公众号文章下开始有“相关阅读”推荐;关注公众号信息流也正在灰度测试,开始向用户推荐新的公众号。
在去年12月,微信做出史上最大改版,引入“看一看”入口时,微信便开始探索新的内容推荐机制,将最高权重给予用户好友。用户点击“好看(现改为在看)”后,内容将在“看一看”界面中向好友推荐,这一社交化的尝试是将优质内容筛选的权利交到了微信好友手中。
而现在,这种推荐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看一看”先是增设“精选”入口,展示其他非好友推荐公众号内容,后在此模块引入人工推荐机制,由编辑对内容进行手动推荐。
我们了解到,在最早一批被推荐的内容中,来自看一看的流量可以占据整体数据一半以上。但人工推荐的“笨办法”显然无法长期维持,未来,看一看也将加设机器推荐机制。
2012年推出的今日头条,凭借大数据智能推荐资讯的方式迅速崛起,成为明星产品。同一年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却始终为订阅式,不依赖智能推荐。
“确实能感觉到微信逐渐‘今日头条化’,在经历朋友圈转发增量、社群增量后,看一看和内容、公众号开启智能推荐可能带来新的增量,但现在推荐并不精准,才刚刚开始”,一位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业者分析。
除微信公众号外,微信搜索宣布正式升级为“搜一搜”,也被外界解读为是狙击今日头条的动作之一。
在微信搜索内输入某些关键词时,会发现,搜一搜推荐被置顶。而在过去,需滑至最低端,点击搜一搜才可进入。但我们尝试后发现,并非所有词条均会触发搜一搜置顶。
有媒体分析称,看一看与搜一搜将威胁百度的搜索业务和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业务。但从现阶段的进展来看,想要真正分庭抗礼,微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变了?
对于有10亿用户的微信来说,每次细小的更新都足以成为大众的讨论焦点。
我们获得的最新测试版微信同样有了关键更新,微信终于向用户妥协,正测试支持系统级别的深色模式。深色模式可以称作是,“大众产品经理们”提出的关键设想之一,仅在内测期间,就顺利成为热议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回过头看,除看一看、搜一搜外,微信还有过许多重要的功能更新。
如微信改为依照主流资讯产品,将关注公众号内容展示方式更替为信息流,不再是折叠式、集合化的内容形态。
用户大喊不适应的同时,行业普遍认为,这将加速公众号的淘汰,用户的注意里将回到内容本身。在当时,微信公众号打开率日渐降低,而以今日头条为首的信息流平台,正凭借大数据精准匹配,揽走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长。
今天的微信公众号后台也逐渐为创作者开放了更多数据,例如常读用户、内容仍读率等精细化运营指标。
但这似乎无法逆转打开率逐日降低的现状,新榜此前抽样7242个公众号调查的数据显示,公众号的常读用户比例一般为11%,从内容打开率来说,目前平台整体打开率约在1.9%,而头条打开率一般能达4.3%。
实际上,“看一看”及公众号的相关变化,都在顺应用户阅读习惯的变化。尤其是,在公众号普遍打开率不及3%的当下,微信需要找到新的规则来激起用户打开的兴趣。
搜一搜的前置一定程度上也为公众号注入了新的力量。今日头条也开始加速重视搜索业务的同时,在百度、头条、微信之间,就开启了新的比拼。微信之意或许并不在将搜索独立开来,成为核心业务,但搜索却必然是微信商业化生态中重要的一环。
早在PC时代,腾讯就有意布局搜索业务,推出“搜搜”,但在竞争中,微信失利,“搜搜”被搜狗并购。在那之后,腾讯并未再重启搜索业务,却凭借QQ、微信成为了移动社交时代的霸主。
发展到今天,包括微信支付、小程序、小游戏等,涵盖生活及工作场景的生态正逐渐趋于成熟。
另一边,在微信的土壤里,滋生了更多的内容生态。在腾讯推出数款独立短视频产品均未激活市场而告终后,微信加设拍摄“视频动态”功能;种草风气四起,微信推出被看作是微信内“小红书”的“好物圈”,并在最近更名为“微信圈子”,支持微信圈子植入公众号文章中进行推广的同时,还将在发现页展示。
而这些变化背后,顺应的是内容形态的变化,及对微信本身生态的填充。在00后高喊“逃离微信”的社交大环境下,微信凝聚了最具消费力的人群,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同时,微信还内附拥有上百万活跃公众号,每月产生上亿篇内容的微信公众平台,这足以支撑微信承担更大的生态和商业场景。
如同一位行业人士所言,微信也许会衰败,用户数会下滑,但它永远不会失败。
下一个10年
如果问任意一位微信用户:“你希望微信增加什么功能?”“你觉得微信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绝大多数人兴许都能过把产品经理的瘾,提出各式各样的要求。
微信确有许多痛点,聊天记录占据内存过大、无法拖拉语音进度条导致“语音恐惧症”、删除回话即删除聊天记录,压缩朋友圈图片质量,无法对特定人群进行单一朋友圈权限设置等,但即便如此,绝大多数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难以脱离微信。
过去十年里,有无数产品经理,创业企业试图突破微信的护城河,改变社交产品难逃的、最后以“加个微信吧”作为结果的命运。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产品经理们在各大社交平台偶遇,然后回到微信群内进行讨论。
除QQ、微信、微博外,鲜少有社交产品能穿越数十年的光景。我们已经很难单用“社交产品”一词定义微信。
微信支付、小程序、搜一搜、服务商家的商业操作系统等,越多越庞大的生态正在建立。可以说,今天的微信已经是一个新的服务平台。
一家营销公司CEO表示,微信在中国被广泛应用,所以用户体验比较好。微信具有丰富的开放接口和强大的生态,所以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应用场景,都可以与微信实现接口对接,包括直播、在线大学、文件存储等等。也就是说,依靠小程序、公众号等,就可以把微信做成一个自己的“门户站点”。
未来的微信进化的必经之路是,需要越来越智能。
在文字、音频、视频平台推荐机制已经日渐精准,大家开始讨论由此而来的“信息茧房”时,微信仍在最古早的人工推荐阶段。
我们了解到,微信关于内容的精准推荐功能正在内部测试,分发机制仍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微信公众号也许将迎来新的收割期,第一批踩准规则的人,将收割首批红利。
早期拼多多、有赞们在微信内爆发生长,让更多人看到了微信群带来的裂变效应和商业价值。这让更多人看到了机会,但也让微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谁都想来薅微信的流量羊毛。
微商、代购把朋友圈当成广告墙的行为甚是恼人,且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收到过广告或垃圾信息群发,“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私域流量”的吐槽声四起,黑灰产横行,微信却难以杜绝。
这个时候,微信需要更“简单”。有消息称,企业微信将开启企业微信朋友圈,企业发出朋友圈将与个人朋友圈做出区分;同时,企业微信将允许建立企业微信和用户个人的混合群,有100人、500人、2000人群人数限制。
更多时候,微信承担着“商业流量入口”的作用,或许未来,将这些商业行为挪到企业微信,会是微信更好的选择。
如今,腾讯坐在熟人社交的头把交椅上,但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用十年时间,筑起生态护城河,让大众想逃却逃不出的微信,也面临着用户活跃度下滑的难题。微信又该凭借什么,如何穿越未来十年的科技长河呢?
来源 | 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 | 艾菲的理想;编辑 | 杂芜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