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9日,中国联通在于北京进行的“联通eSIM,无卡更自由”主题活动中正式宣布,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
看到这个消息,小编第一反应是:什么?!eSIM卡业务终于全国商用了?!这下真的可以和麻烦的SIM卡说再见了?!岂不是美滋滋?!
不过,惊喜之余,小编定睛一看,等等!不对啊,这里人家说的只是“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啊,并不是更多人朝夕相伴的手机或者其他什么玩意儿。所以说,这和不爱在手上或者身上戴个东西的小编似乎并没有太大关系……至少目前是这样。
但是,作为IT之家从业经验丰富、思维逻辑灵敏、业务能力出色、眼光洞见深远、……的一小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和目前的自己没有关系而高高挂起——首先,和自己没关系不代表和别人没关系,现在和自己没关系不代表以后也没关系……想到这,小编眉头一皱,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从eSIM到iSIM
什么是eSIM?不了解的同学可以查看IT之家《5G电话卡都来了,eSIM卡还在路上…》这篇文章。简单来说一句话,eSIM就是把SIM卡做得小小的(目前最小的可以做到2mm×2mm),然后焊死在手机主板上,各种服务、运营商套餐等通过OTA获得。所以,很多人以为eSIM卡前面的“e”代表的是“电子(electronic)”,其实它是“嵌入(Embedded)”的意思。
之所以能这么干,其实是SIM卡本质使然。SIM卡到底是什么?其实严格来讲,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机卡应该叫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卡,而SIM的意思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用户身份模块”,它是承载在UICC卡上的应用概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移动终端和移动通讯中进行身份识别和存储信息。
我们深入到SIM卡的具体结构,可以看到它内部也包含CPU微处理器单元、RAM临时数据存放区、ROM、Flash或EEPROM数据存储区域,至于外在的物理接口,则包含Vcc电源输入接口、RESET复位信号接口、CLK时钟输入信号接口、GND接地接口、VPP编程电压、I/O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等,可以看到,“SIM卡虽小,五脏俱全”,很适合作为嵌入式组件集成在终端内部,至少技术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讲,eSIM的普及也有很多好处,首先是消费者可以灵活选择运营商网络、用OTA方式动态写入用户签约信息,再不用营业厅来回跑,想想都很方便。然后eSIM卡占用的空间非常小,体积仅为传统SIM卡的10%,同时集成在终端内部了减少终端开孔,防水的同时更能适应各种异常恶劣的外部环境。
eSIM是将SIM卡做小然后嵌入到主板中,本质上还是独立的芯片,而在eSIM之上,还有一项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技术,就是iSIM。相比较eSIM,iSIM更彻底,这项技术不再使用单独芯片,而是将SIM卡信息内置于设备的处理器中,它包括Kigen OS系统以及安全加密的硬件区域,重要数据无法轻易被提取出来,在此基础上将处理器、基带以及SIM卡集成同一芯片上,可以进一步缩小模块空间。将SIM集成在主控芯片上,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必须是能够提供基础芯片核心的厂商,事实上,这项技术正是由半导体公司ARM提出的。
iSIM相较于eSIM最大的优势是安全。因为iSIM是集成在SoC芯片里,集成度更高,采用专门的加密方式,从而让数据更加安全,减少或消除了敏感数据外泄的风险。
另外,iSIM占据的空间更小,ARM称iSIM将仅占据1平方毫米的面积,同时成本也更小。其他方面,也具有更换网络服务、运营商更为方便等优势,也可以将联系人、运营商设置等帐户数据安全地储存在云端。
IT之家小编觉得,相比eSIM,iSIM更接近SIM卡的“终极形态”,毕竟目前大部分移动设备采用的大都是ARM架构的SoC,作为顶端的基础技术提供商,ARM推广iSIM技术相比其他厂商更为轻松。
进展方面,ARM已经向合作厂商发送了iSIM设计,同样,最先应该也会被用在物联网设备上。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接近三十年的时间里,eSIM或iSIM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其实IT之家在前面《5G电话卡都来了,eSIM卡还在路上…》这篇文章里也做过介绍,最核心的原因是动了运营商的奶酪,毕竟把SIM卡嵌入在设备里等于拱手将对用户的控制权交给终端厂商,作为既得利益者,运营商怎会将数十年来“躺吃”的分蛋糕给别人?
物联网很重要,别忘了智能手机
那么这一次作为运营商的中国联通为什么那么积极将eSIM业务拓展到全国?这里就要抓住那关键的五个字了: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背后代表的是一个重要趋势:物联网。
根据GSMA智库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移动市场趋势报告,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会有251亿物联网设备连接和137亿工业物联网连接和114亿消费物联网连接,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同时到2023年,将有超过86%的设备通过LPWAN(低功耗广域网)实现网联。物联网,是人们不厌其烦讨论的时代大趋势,上面这些数字,其实也只是对物联网初期阶段的预测,可见这个市场无比庞大。
▲图片来自GSMA 2018全球移动市场趋势报告
当然,市场庞不庞大不是重点,重点是,物联网可以说是eSIM和iSIM普及的终极推动力。道理很简单,物联网时代由5G推动,想象一下那个时候你家里几乎所有的终端设备都要通过5G网络始终在线,你不可能为每个设备都配一张SIM卡,因此在物联网时代,eSIM或iSIM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不过尽管从未来的角度看,iSIM更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就国内而言,运营商们主要着手关注的还是eSIM。所以下面我们仍然将目光放在运营商们在eSIM方面的布局。
对运营商而言,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所谓的一号多终端解决方案,以用户号码为中心,将各种联网设备统一在一个号码之下,运营商可以基于号码资源开创更多业务,用户也享受便利。例如去年中国联通推出的一号双终端业务,可以让手表和手机共享同一号码,这样智能手表就可以脱离手机成为一个独立的设备。
对于商业公司而言,想让它放弃部分利益,最好的办法是许它更大的利益。物联网,显然就是这“更大的的利益”。
事实上,就国内而言,三大运营商在eSIM方面都有各自的布局,中国联通是最积极的了,当然,最新的进展就是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中国移动方面,去年5月25日,他们推出了智能物联China Mobile Inside计划,同时发布国内首款eSIM芯片,提供“芯片 eSIM 连接服务”。6月初,中国移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7个城市正式启动,并于今年1月在这七个城市开启免费体验。
中国电信方面,也已于去年10月31日宣布开通了eSIM服务,首批试点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广州、成都及南京,仅限当地手机账号开通使用。去年12月,中国电信宣布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点城市增加到7个,同时支持4款智能穿戴设备。
当然,三大运营商在推进eSIM服务方面做得努力值得肯定,不过,到目前三大运营商都没有开始对智能手机eSIM功能的启用。要知道,未来虽然是物联网的时代,但智能手机,仍然会是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智能硬件设备。
这不禁让小编想到IT之家网友Qidodo在《中国联通宣布eSIM业务拓展至全国》这篇文章底下发表的评论:
“智能设备上可用eSIM是把蛋糕做大,手机上可用eSIM是改变蛋糕的分配方式。前者何乐而不为,后者困难重重。”
再见,SIM卡,不是虚妄的口号
尽管困难重重,小编仍然相信,“再见,SIM卡”,不是虚妄的口号。
和大部分情况下人们追求灵活、应变的思维不同,科技产品的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朝着高集成、固定的方向飞奔,例如手机的发展历程就是集成越来越多通信之外的能力的过程,汽车,也从传统的代步工具集成到个人娱乐中心甚至未来成为连接生活的核心空间,而小小的SIM卡,从1991年在芬兰某运营商的第一次商用开始,已历经了28个年头。这28年里,SIM卡越来越小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运营商们绑定用户、跑马圈地的无上法宝。
不过《浪潮之巅》里总结过去有言,“IT领域的技术进步也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反摩尔定律使得IT行业不可能像石油或飞机制造业那样只追求量变,而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如果说,SIM卡这些年越来越小是量变的过程,那么进化为eSIM或者更终极的iSIM,就是质变了,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知名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有一个技术革命周期理论,这个周期大概是50-60年,但其实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科技行业,一项事物的巅峰很难保持三十年,甚至很难存活三十年(除非你特别厉害),例如,索尼上世纪70年代的特丽珑显示器和Walkman曾经何其辉煌,但都在迈入本世纪的时候走向没落,再看LCD液晶屏幕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如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虽未凋零,但也已开始走向衰落,再回到通信行业,曾经对运营商而言理所当然的通信漫游费,也没有活过三十年的“大限”。
而在推进eSIM的进程中,我们也不能小看终端厂商们做出的努力。在2014年,苹果就在美国和英国市场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引入了Soft SIM(某种程度上你可以理解为eSIM),2015年,苹果又开始计划与三星等其他公司联手推出一种eSIM卡。然后2017年发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3中,就支持成熟的eSIM卡技术,去年发布的iPhone XS系列中,也有实体SIM卡和eSIM卡组合的双卡双待,在国内,华为的天际通也是基于海思SoftSIM技术……
另一方面,ARM也在积极推进iSIM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了部分关键生态系统参与者的支持,包BT、SoftBank和Sprint等。
无论eSIM还是iSIM,手机永久告别实体SIM卡,是大势所趋,但也注定是需要运营商和终端厂商两方面共同推动,对于运营商而言,改变蛋糕分配方式不可避免,但这也并不会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无非是,需要以更加积极求变的姿态投入市场竞争,寻找传统的语音、短讯、流量之外的新的增长点,相反,永久抱着小小的SIM卡,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就像如今我们回顾荧光电视、收音机等等那些古老的技术或产品,不可否认它们在它们所处的时代曾为科技的演进做出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但如今早已习惯智能手机听歌,观看大尺寸高清OLED电视的我们,仍然会觉得过去“古老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而SIM卡,也终将成为“做了古”的事物,既然终将,何不顺其自然?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