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给网站的文章增加了pv统计,之前只有uv统计。之前没加pv统计是觉得每个用户每访问一次文章,我都需要做一次数据库写操作实在是有损性能,毕竟从用户在the5fire博客的的一次访问来看,只需要从数据库里拿到对应的文章(通常情况下是从缓存中拿),然后返回给浏览器。写操作无意义。之前的uv,也是针对每个用户24小时内只会有一次写操作。
不过话说回来,就对于the5fire博客这么个小站点来说,就算每次访问我写十几次数据库都没啥影响,毕竟量小的可怜。但是咱们码农不是得有颗抗亿级流量的心嘛。
对于不理解的同学,可以出门调研下,看看别人家的网站。对,就是那些访问量上亿,十亿,百亿的网站,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用户写入的,比如留言。
PV的意义
说完原因,再说业务。所有的网站都会有pv,uv这样的统计。甚至是停留时长,各类型页面转换率等等各方各面的统计。我在搜狐的工作,大白话来说就是做网站。关注的业务指标就是流量相关的东西。同时作为站长这么多年,也会参考百度统计里的一些指标来做些调整。
不过这次只说pv,一篇文章的pv。
抛开非正常访问,互联网上的一篇文章,访问他的人越多,那么意味着这篇文章的价值越高。毕竟有价值的东西大家才会点开看嘛。这个访问量就是uv(User View/Visit)。那么pv是什么呢,一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尤其是技术文章,可能会多次访问,比如说我就喜欢把不错的文章收藏起来,有空时回顾一下。每次回顾(刷新页面)都算是一个pv。能做到人读者多次阅读的文章,价值会更高。所以一篇文章的pv/uv比也是衡量文章价值的一个指标。尤其是在标题党遍布的年代。(好吧,这里再歪一句,标题党不是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博客时代就有,只是自媒体时代显得更加集中显现了而已)
单纯的说价值没啥感觉,古人不是说了吗,价值能换几斗米。(我胡诌的)
拿现在的所有新闻网站/媒体平台来说,pv是可以和¥划等号的。流量越大,意味着能够有更多的收入,无论是来自广告的收入,还是把流量释放到其他渠道。有时候我也考虑,一切的目标真的是更好的理解用户,给用户推送他想看的东西吗?或许是吧,但是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构建一个商业模式,让广告主和投资人为用户的停留时长买单。让用户更多的停留在平台上,消费更多的时间。(纯属个人观点,明辨之,慎思之)
再拿另外一个更直接的例子,现在自媒体盛行,多少人想要100000+,一个好的公众号,可以根据以往文章的浏览量(或者粉丝量)来定价广告/软文等各种类型合作的价格。其实你到微播易或者易赞看看就知道了。
这么看来pv是不是变得有吸引力了。
统计的方式
对于网站来说,the5fire了解到的pv,uv的统计方式有这么几种
前两种都是耦合比较重的实现方式,需要在具体页面里插代码。后两种也类似,本质上都是收集nginx日志,但是收集的阶段不同,第三种是页面完全打开之后,nginx才会收到日志。而第四种是只要访问页面,并且upstream返回状态码为200就算成功,那怕最终用户并未看到页面。
总之,各有利弊,可以相互参考。
博客实现的方式
上面也说了,主要也是为了用下celery这个分布式任务队列。在Django中使用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在Django中使用Celery,需要Celery运行时能够使用这个Django项目的各个模块,因此首先要指明settings模块。我用的Django版本为1.11。在wsgi.py同级目录下增加celery.py,代码如下:
# coding:utf-8
from __future__ import absolute_import, unicode_literals
import os
from celery import Celery
PROFILE = os.environ.get('DJANGO_SELFBLOG_PROFILE', 'develop') # 我是把settings.py拆成了:develop.py,product.py
os.environ.setdefault("DJANGO_SETTINGS_MODULE", "django_selfblog.settings.%s" % PROFILE)
app = Celery('selfblog', broker="redis://127.0.0.1:6666/2")
app.config_from_object('django.conf:settings', namespace='CELERY')
# Load task modules from all registered Django app configs.
app.autodiscover_tasks()
这里使用了官方并不建议的redis作为broker,而不是Rabbitmq,主要是缓存用的是Redis,为了不引入更多需要维护的系统。
定义好启动文件之后,就需要定义具体的tasks,在app/tasks.py中写具体的任务:
# coding:utf-8
from __future__ import unicode_literals
from django.db.models import F
from .models import Post
from django_selfblog.celery import app
@app.task
def increase_pv(post_id):
return Post.objects.filter(id=post_id).update(pv=F('pv')+1)
@app.task
def increase_uv(post_id):
return Post.objects.filter(id=post_id).update(uv=F('uv')+1)
在访问文章页面的views.py对应位置增加调用:
from .tasks import increase_pv, increase_uv
# ....省略上下文
increase_pv.delay(self.post.id)
increase_uv.delay(self.post.id)
这样,每次用户访问时计算pv和uv的逻辑就放到分布式的任务管理器中去执行了,不会影响本次访问。
如果你想要查看任务的执行状态,比如通过:
r = increase_pv.delay(self.post.id)
print r.ready()
想要这样查看任务是否完成,那就需要引入django-celery-results,使用步骤如下:
pip install django-celery-results
CELERY_RESULT_BACKEND = 'django-db'
或者'django-cache'python manage.py migrate django_celery_results
来建表 这些配置完成之后,剩下的就是部署了,the5fire博客每次更新完代码重新部署时都是通过fabric来做的 fab re_deploy:master 代码就会部署到服务器上。增加celery之后,只需要增加supervisord的配置,现在毕竟celery的代码也是在博客代码里。
supervisord增加配置:
[program:celery]
command=celery -A selfblog worker -P gevent --loglevel=INFO --concurrency=5
directory=/home/the5fire/selfblog/
process_name=%(program_name)s_%(process_num)d
umask=022
startsecs=0
stopwaitsecs=0
redirect_stderr=true
stdout_logfile=/tmp/log/celery_%(process_num)02d.log
numprocs=1
numprocs_start=1
environment=DJANGO_SELFBLOG_PROFILE=product
这样每次重新部署,celery进程也会重新启动。
Django Tips
在Django项目中,性能损耗最多的就是ORM,不熟悉的话很容易被坑。
就拿增加pv来说,用户每次访问一篇文章,pv字段+1,用代码来说就是:
# 绝对不要写这么蠢的代码
post = Post.objects.get(pk=post_id)
post.pv = post.pv + 1
post.save()
这是最简单的做法,但是大部分情况,用户访问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通常会在缓存中,毕竟不需要每次都去数据库中获取。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处理呢,直观的做法还是先获取到post,然后+1,save,如上一样。但这样会存在竞争的问题。
比方说,同时100个人访问一篇文章,我是启动了多个线程/进程来处理请求,有可能出现所有进程在同一时刻执行了 post = Post.objects.get(pk=post_id) 假设现在数据库中这篇文章的pv是100,那么此时post.pv就是100。那所有用户执行完post.save()之后,结果均为101,也就是一百次并发访问,可能出现pv只加1的情况。
要解决这个问题,两个办法。
一、加锁,这个据我的了解Django没有提供,需要自己来实现。但是没人会这么做吧。 二、用mysql来执行自增,也就是我上面用到的。
对于方法二,在Django中怎么实现呢。其实翻译为sql就是
UPDATE `blog_post` SET `pv` = (`blog_post`.`pv` + 1) WHERE `blog_post`.`id` = <post_id>;
Django代码就是: Post.objects.filter(id=post_id).update(pv=F('pv')+1)
,关于F表达式可以参考官方文档: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en/1.11/ref/models/expressions/#django.db.models.F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的支持。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